金燕达观|创造潮流的三大法则
营销人你可曾想过:油柑、柠檬茶为什么在今夏大火?鸿星尔克在短时间内成为爆品,究竟是哪些人在信息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再往前看,螺蛳粉异军突起成为年轻人争抢的尖货、国产化妆品牌也逐渐变成美妆人士的新宠……这些产品/品牌究竟是怎么火起来的?
除此之外,你有没有想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地铁坐自动扶梯时站在右手边已经成为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不成文的惯例?大西北旅游的浪潮又是怎样在你的朋友圈中掀起的?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能从此次小荐荐推荐的书籍——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所著的《引爆点》中找到答案。
于2002年首次出版的《引爆点》一书盛名已久,被《福布斯》评为最有影响力的20本商业图书之一。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一个有着牙买加血统的美国人,也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在《引爆点》内,格拉德威尔引用了大量实验研究来论证创造流行潮的各个因素。书中提出了三个理论,即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及环境威力法则。通过特殊人群,即那些有着非凡人际关系的人的影响力来实现产品观念的传播,这是个别人物法则。通过改变交际的内容、通过使传递的信息浅显易记从而牢牢地扎根于人们的头脑,直至最后变成行动,这就叫做附着力因素法则。此外,大环境下细微之处的变化仍然对引爆流行潮起着重要作用,即环境威力法则。掌握了这些因素,创造潮流或许不再是个难题。
话不多说,现在小荐荐就把《引爆点》精彩内容奉上。
掌握这些法则,你也有机会制造一场社会流行!
阅读下文之前,小荐荐请大家先思考两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观念、行为和产品能流行起来而其他的不能?
要想有目的地发起流行、让流行变得具备积极作用,我们有什么办法?
带着你的答案继续往下看。
1、个别人物法则
要让产品/观念流行,认准这三类人:联系员、内行、推销员
“即便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大众通信发达和广告耗资巨大的时代,我们仍然可以说,口头传播仍是人们互通有无的重要方式。有相当一部分广告经理认为,正是因为如今市场推广活动铺天盖地,口头传播的信息成了唯一具有说服力的办法,所以我们大多数人会对其做出响应。”
那么,一种观念、一股潮流或者一条信息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开来的?本书作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而这些屈指可数的人可以分为三类:
(1)联系员:把我们与世界联系起来的人
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相识人数的多少代表了一个人的社交能力,相识越多,你的社交能力越强。”不过,仔细想想我们的社交圈,“我们常常会与那些同自己共事的人或与那些与自己做事方式相似的人成为朋友。换句话说,我们并不是在挑选朋友本身。我们往往和那些与自己生活工作在同一个小空间的人发生联系。”
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张罗各种局,带我们走进各种社交圈子。这样的人大概率就是“联系员”。
(2)内行:掌握最多信息的人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他们会知道哪家商场什么时候有折扣,哪家商品在某个时间段购买最合适。他们会暗自记下商品的价格,仔细钻研各种促销活动的细则,只为购买到最优惠的商品。
“尽管大多数人并不去比较各家商场的价格,但是每一位零售商心里都明白,有极少数人会去这样做。而且,如果他们发现什么偏差,如一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促销活动,他们就会采取一些行动来应对。”
(3)推销员:能够说服大家接受外来信息的人
“在社会流行潮中,内行们就是数据库:他们为大家提供信息。联系员是社会粘合剂:他们四处传播信息。还有一群专门的推销员,如果人们对传来的信息并不相信,他们就有能力说服大家。”
在书中,格拉德威尔讲述了他拜访一位美国知名金融公司的高级推销员,在与他的对谈中,作者总结出了优秀的推销员所具备的特点——
2、附着力因素法则
找到一种恰当的方法,让传递的信息被更多人记住、接受
在流行潮中,信息的内容也非常重要。一则信息成功的具体因素就在于其“附着”性,这就是附着力法则。
附着力法则告诉我们,有一些特别的方式能够使一条具有传染性的信息被人记住。只要在信息的措辞和表达上做一些简单的修改,就能在影响力上收到很大的不同效果。
备注:文章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